南京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被引:2
作者
高倩
张宗庆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96
关键词
南京市; 经济增长; 余值法;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3916/j.cnki.issn1671-511x.2006.s2.01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采用索洛“余值法”,分析了南京“九五”以来经济增长的因素,并与苏州、无锡等地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 9 9 6-2 0 0 5年间,由于产业结构偏重、基础建设高峰和房地产开发过热等原因,资本投入对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巨大,研究表明南京需要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转化机制的建立和国有经济的改革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南京工业二元结构与国际化突破战略研究 [J].
刘志彪 ;
高传胜 ;
吴福象 .
南京社会科学, 2005, (09) :88-94
[2]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 [J].
邓翔 ;
李建平 .
管理世界, 2004, (11) :68-76
[3]   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 [J].
叶裕民 .
经济学家, 2002, (03) :115-121
[5]   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J].
沈坤荣 .
经济科学, 1999, (04) :15-25
[6]   市场经济演进中乡镇企业的技术获得与技术选择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1999, (04) :36-46
[7]  
南京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南京市统计局, 2006
[8]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王小鲁, 2000
[9]  
中国区域发展中的江苏经济[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德明等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