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结式的论元实现

被引:53
作者
熊仲儒 [1 ]
刘丽萍 [2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 北京语言大学
关键词
动结式; 论元实现; 小句分析法; 功能范畴假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43 [句法];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为统一解释动结式的论元实现,本文在小句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功能范畴假设,让扩展主动词的功能范畴决定论元的选择与题元的指派。从最终实现来看,补语谓词的论元完全实现且遵守其题元等级;主动词的论元根据等同操作而定。如果补语谓词没有论元投射,则由主动词决定。功能范畴假设能预测动结式的论元实现,并能方便地解释其句法行为和歧义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0+218 +2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动结式形成过程中配位方式的演变 [J].
施春宏 .
中国语文, 2004, (06) :521-535+575
[2]   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 [J].
沈家煊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4) :32-34
[3]   施事角色的语用属性 [J].
张伯江 .
中国语文, 2002, (06) :483-494+574
[4]   主宾可换位动结式述语结构分析 [J].
任鹰 .
中国语文, 2001, (04) :320-328+384
[5]   对述结式带宾语功能的考察 [J].
李小荣 .
汉语学习, 1994, (05) :32-38
[6]   动词的宾语和结构的宾语 [J].
李临定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4, (03) :103-114+123
[7]  
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M]. 安徽大学出版社 , 熊仲儒著, 2004
[8]  
不对称和标记论[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沈家煊著, 1999
[9]  
语法讲义[M]. 商务印书馆 , 朱德熙[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