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焦虑、信号传递与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战略安抚

被引:14
作者
曹德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中国和平崛起; 信号传递; 意图感知; 战略安抚; 信任建构;
D O 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20.03.002
中图分类号
D822.333 [];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对于崛起的中国而言,采取系统性战略安抚,树立自我克制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有助于赢得周边国家信任。然而,在二十多年睦邻外交实践中,东南亚国家始终对崛起的中国的意图感到焦虑,这种担忧因地理邻近性与实力不对称而变得更加敏感。2008年以来,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核心利益"话语、逐步增多的外交制裁以及多边倡议给予了较大关注。面对东南亚国家上升的安全忧虑,中国外交主动释放安抚信号增信释疑。与强制策略不同,安抚策略关注如何从正面激励换取他国的信任。立足于对现有文献的批判性整合,重新梳理善意信号的呈现形式(情感—物质)与成本来源(内生—外生)两大维度,可以从逻辑上生成四种睦邻安抚信号的表达路径:睦邻话语、相互依赖、无私援助与制度约束。面对中国的吸引与安抚,东南亚国家也会主动进行试探与甄别,以讨价还价、社会化、对冲试探和制度牵制四种方式,对中国释放的安抚信号进行评估。由于安抚信号的可信度评估具有主观性,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安抚信号存在不同理解,中国外交需换位思考并理解东南亚国家的试探心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45+157 +157-158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国际关系中的对冲行为研究——以亚太国家为例 [J].
王栋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 (10) :21-49+157
[2]   中国对周边中小国家的情感投入——双向逻辑与双重影响 [J].
刘博文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 (02) :97-126+158
[3]   中国—东盟贸易关系现状、问题和前景展望 [J].
徐步 ;
张博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 (05) :1-20+128
[5]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东盟民心相通现状实证研究 [J].
翟崑 ;
王丽娜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8 (06) :51-62
[6]  
未来十年中国周边环境的新挑战与周边外交新战略[J]. 石源华,祁怀高.中国周边外交学刊. 2015(01)
[7]   地区战略与大国崛起时对周边小国的争夺——俄罗斯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迪 [J].
顾炜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1) :40-60+156
[8]   理解中国经济外交 [J].
李巍 ;
孙忆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 31 (04) :1-24
[10]   行动的逻辑: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知识转向”的意义 [J].
秦亚青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12) :181-19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