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价值:价值规律的新视野

被引:8
作者
吴秀生
机构
[1] 全国政协
关键词
对象化; 社会心理需求; 虚拟价值; 信息颗粒; 绝对财富标志; 相对财富标志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9 [其他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广义虚拟经济试图在马克思的生活对象化理论指导下,超越物本思维进行经济理论创新。生活的对象化有两层涵义:一是生活凝结成人们之间进行交往的对象;二是生活成为人们认识和观照的对象。这个理论将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逻辑学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成为解释价值现象的理论原点。当充分的市场平台出现时,虚拟价值进入了交换领域,广义虚拟经济就出现了。虚拟价值是社会心理需求对商品价值的再造,这在解释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上有重大意义。由于虚拟价值的引入,人们求解价值源泉问题上的理论困境被打破了。无论对附着于商品之上的过去"信息颗粒"的发现,或者附着于其中的未来"信息颗粒"的发现,都可视为对沉没价值的打捞。因此,在广虚视野下价值的时间维度被打开了,价值从此变动不居,价值不稳定状态,成为价值的基本存在状态。而从社会心理需求对价值的重新发现的第一天起,人类社会就已经埋下了走向财富爆炸的种子,人类终究会走向对绝对财富的狂热追求,这就必然使财富标志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