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结核病控制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53
作者
杨华林 [1 ]
白丽琼 [1 ]
陈有芳 [1 ]
成诗明 [2 ]
机构
[1] 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
[2] 中国疾病预防控中心
关键词
结核/预防与控制; 结核/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2 [结核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索和建立一种适合湖南省乃至全国国情的现代结核病控制模式,实现结核病的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方法结合实际,根据结核病控制的组织机构、筹资机制、病人发现、治疗管理、药品供应、健康促进、业务培训、激励政策、督导管理、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监控评价等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方法和管理办法与措施。结果(1)实现了肺结核病人的高发现率。新涂阳病人登记率从1992年的1.71/10万逐年上升到2005年的47.97/10万;病人发现率从1992年的2.9%逐年上升到2005年的81.4%。(2)获得了结核病人的高治疗率。1992—2005年,全省涂阳病人治愈率为90.5%;治疗成功率为93.8%。(3)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1992—2005年,全省已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273104例,减少了136550人因结核病死亡,使5462000~8193000健康人免遭结核病的感染。全省总投入直接成本为1.64亿元;产生的直接效益为1.91亿元。家庭的成本直接5.22亿元,产生的家庭直接效益为12.30亿元。(4)结核病疫情获得了有效的控制:①肺结核病涂阳患病率由1990年的179/10万下降至2000年的107/10万,下降了40.4%。②复治涂阳病人比例逐年降低,从1992年的64.9%降到2005年的8.2%。③患病年龄向老年推移。2005年0~14岁组人群的患病人数的构成比与1993年相比下降了80.0%;平均患病年龄由1993年的41.9岁,推移至2005年的44.3岁。结论湖南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政府承诺、机构建设、病人发现、治疗管理、药品供应、健康促进、业务培训、激励政策、督导管理、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监控评价"共12个要素组成的现代结核病控制模式,是实现结核病人高发现率与高治愈率,有效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有效方法与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医疗单位肺结核病归口管理方法的探讨 [J].
杨华林 ;
白丽琼 .
实用预防医学, 2006, (01) :73-76
[2]  
现代结核病监测.[M].杨华林等编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3]  
结核病防治.[M].王陇德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