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毒素治疗成人肢体痉挛状态 中国指南(2015)

被引:88
作者
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机构
[1] 中国康复医学会
关键词
肉毒毒素; 痉挛状态; 指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6 [神经肌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本指南是在参考《英国国家指南:肉毒毒素治疗成人痉挛状态》、《美国评价:肉毒毒素治疗痉挛状态的循证回顾》和《A型肉毒毒素治疗成人痉挛状态的欧洲共识》等文献的基础上,综合我国康复医学专家的共同意见而形成的。◆痉挛状态(spasticity)为目前较容易被各方面接受的泛指名词,定义是由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之后的运动感觉控制障碍导致的,各种间歇或持续的非自主的肌肉活动。痉挛状态包括牵张反射亢进、协同运动、联合反应、屈肌反射增强和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等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阳性征在内的异常肌肉活动。痉挛状态可导致各种问题,如疼痛、压疮、主动/被动活动受损、护理困难、外观受损,并进而影响活动和参与。痉挛状态的处理比较复杂。◆局部肌肉注射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Bo NT)是治疗痉挛状态的良好方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有大量循证Ⅰ级证据说明,这种方法能降低过高的肌张力,并改善患者功能。◆市场上有不同的Bo NT产品,不同Bo NT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结构及分子大小都不同,且采用不同的生物鉴定方法,故不同的Bo NT产品的剂量单位不可相互换算。不同的Bo NT产品的疗效可能存在差异,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能不同。目前的临床证据显示:保妥适安全性良好,其引起的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近年来经改良的保妥适配方,不易引起免疫反应。◆本指南目的是给专科医生提供参考,以便于合理使用Bo NT治疗痉挛状态。◆因临床研究的滞后,Bo NT在各国的适应证不尽相同。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的专家均认为: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可以使用Bo NT合理治疗痉挛状态。◆只有在痉挛状态评价和治疗方面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才能使用Bo NT。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注射肌的张力,易化注射肌的牵伸和延长,并有助于增加拮抗肌肌力。然而,只有配合物理/作业/矫形器等其他治疗,才能使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患者的功能发生更有意义的改善。因此,Bo NT不能单独使用,而是多学科综合疗法的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患者,制订明确、切实可行并且可测评的目标,对用Bo NT治疗痉挛状态取得成效至关紧要。治疗目标或为改善症状,或为改善主动功能,或为改善肢体的活动范围和减轻护理工作量。这些目标建议应记录于患者的病历中。每次注射Bo NT时,都应评价治疗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110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Spasticity: Revisiting the role and the individual value of several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J] . Eric Lapeyre,Jan B.M. Kuks,Willem J. Meijler.Neurorehabilitation . 2010 (2)
[2]  
Botulinum toxin assessment, intervention and after‐care for lower limb spasticity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J] . S. C.Love,I.Novak,M.Kentish,K.Desloovere,F.Heinen,G.Molenaers,S.O’Flaherty,H. K.Graham.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 . 2010
[3]  
Botulinum toxin assessment, intervention and follow‐up for paediatric upper limb hypertonicit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J] . D.Fehlings,I.Novak,S.Berweck,B.Hoare,N. S.Stott,R. N.Russo.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 . 2010
[4]  
Muscle overactivity and movement dysfunction in the upper motoneuron syndrome[J] . Nathaniel H Mayer,Alberto Esquenazi.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