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被引:12
作者
任宪友
蔡述明
王学雷
杜耘
王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所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恢复; 长江中游;
D O I
10.19603/j.cnki.1000-1190.2004.01.032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长江中游是我国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湿地分布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影响,长江中游湿地生态呈现恶化趋势,江—湖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正常演化和湿地功能的发挥.必须大力加强湿地生态恢复研究,采取积极的生态恢复措施,据此,提出了长江中游湿地恢复的基本目标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6+120 +1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利用问题与保护对策建议 [J].
任宪友 ;
邓宏兵 ;
张毅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12) :108-110+114
[2]   江汉—洞庭湖平原湿地的历史变迁与可持续利用 [J].
龚胜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6) :569-574
[3]   长江流域洪灾探析 [J].
邓宏兵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17-120
[4]   江汉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与生态恢复 [J].
王学雷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237-240
[5]   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J].
张永泽 ;
王? .
生态学报, 2001, (02) :309-314
[6]   湿地恢复研究综述 [J].
崔保山,刘兴土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4) :45-51
[7]  
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李新民主编, 2002
[8]  
恢复生态学导论[M]. 科学出版社 , 任海, 2001
[9]  
湿地管理与研究方法[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