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

被引:20
作者
杨岳清 [1 ]
杨建民 [1 ]
徐德才 [2 ]
杨建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作用; 硫化物; 铜多金属矿床; 火山岩; 热液蚀变; 大平掌; 云南;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8.02.008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云南大平掌矿床位于澜沧江火山岩带的中南段,左侧是澜沧江和酒房深大断裂。矿区内发育一套形成于岛弧环境的上石炭统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矿体产于流纹质火山岩中,产状与火山岩一致。矿体分2类,上部为块状矿体,下部为细脉-浸染状矿体。矿床内热液蚀变发育,特别是浸染状矿体中更强,并从矿体中心向外侧形成分带。具工业意义的Cu、Pb、Zn等元素以硫化物形式产出。S、Pb、Sr、Nd等同位素成分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下地壳。尽管矿体受后期构造破坏强烈,但综合研究表明,该矿床仍具有世界上绝大多数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共同性。它与区内类似矿床的差异性,为在该区寻找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开辟了新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4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云南澜沧江南段火山岩演化及其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点 [J].
杨岳清 ;
杨建民 ;
徐德才 ;
杨建华 .
矿床地质, 2006, (04) :447-462
[2]   云南思茅大平掌矿区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钟宏 ;
胡瑞忠 ;
周新华 ;
叶造军 .
岩石学报, 2004, (03) :567-574
[3]   四川呷村VHMS矿床:从野外观察到成矿模型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徐明基 ;
付德明 ;
华力臣 ;
余金杰 .
矿床地质, 2001, (01) :44-56
[4]   云南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硫、铅、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J].
钟宏 ;
胡瑞忠 ;
叶造军 .
地球化学, 2000, (02) :136-142
[5]   云南大平掌细碧-角斑岩建造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钟宏 ;
胡瑞忠 ;
叶造军 ;
涂光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5) :407-412
[6]   确定南澜沧江缝合带的火山岩地球化学证据 [J].
朱勤文 ;
张双全 ;
谭劲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8, (04) :9+12-14+16+18-20
[7]   滇西南晚古生代火山岩与裂谷作用及区域构造演化 [J].
杨开辉 ;
莫宣学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3, (04) :297-311
[8]   云南西部地质构造格局 [J].
范承钧 ;
张翼飞 .
云南地质, 1993, (02) :139-147+181
[9]   滇西南澜沧江带三叠纪火山岩大地构造环境 [J].
朱勤文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3, (02) :134-143
[10]   “三江”地区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类型 [J].
杨开辉 ;
侯增谦 ;
莫宣学 .
矿床地质, 1992, (01) :35-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