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地”,还是“度权量利”——《网络安全法》(草案)述评

被引:11
作者
丁道勤
机构
[1] 京东集团法律研究中心
关键词
网络安全法;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安全审查; 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服务提供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为应对网络安全日益严峻的威胁与风险挑战,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强网络安全战略制定和立法活动。在此背景下,全国人大2015年制定公布了《网络安全法》(草案),草案确立了网络安全监管体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审查制度、重要数据境内留存制度、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等亮点制度,但仍存在立法理念"重赋权赋能,轻保护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与网络安全立法价值取向的悖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标准和范围有待明确,合法侦听的职权和程序不明确、网络通信临时限制的适用条件偏低等诸多问题。制定网络安全法应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管理和保护齐行"的立法理念,在赋权赋能监管机构管理的同时,明确网络安全保护的程序和流程,以改观我国长期以来网络安全立法"重安全、轻发展,重管理、轻保护"的现状。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分析国外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性评价方法审视我国等级保护定级工作 [J].
任卫红 .
信息网络安全, 2012, (03) :91-93
[2]   我国信息安全法律能力建设的思路 [J].
马民虎 ;
王新雷 .
信息网络安全, 2010, (09) :40-42
[3]   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解析 [J].
陈宝国 .
信息网络安全, 2010, (01) :66-68
[4]   美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于鹏 ;
解志勇 .
信息网络安全, 2008, (10) :68-70
[5]   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学定义研究——从技术视角向法律思维的转换 [J].
董皓 ;
张楚 .
信息网络安全, 2006, (02) :12-15
[6]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的理论基础及法律保障 [J].
马民虎 ;
贺晓娜 .
情报杂志, 2005, (08)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