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通天河盆地的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融区的发展趋势

被引:5
作者
黄大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盆地; 地质构造; 融区; 通天河; 地温; 青藏高原; 青藏现代强烈隆起区; 砂岩; 碎屑岩; 分布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青藏高原腹部地带的通天河盆地,具有高海拔、低气压、气候严寒多变、冻结期长等特点,理应是多年冻土发育之地区。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融区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就多年冻土区中,也存在着局部的岛状融区。并且这里的多年冻土,以年平均地温高、厚度薄、不稳定、无厚层地下冰等特征而区别于邻区。 形成这样广泛的融区并非偶然,笔者认为除地形、地貌、岩性特征,严寒多变的气候,地表光秃粗糙,河床宽浅等条件有关外,主要则是区域性的地壳构造活动所致。因在融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直接起控制作用的是地温,而地温又主要取决于地壳内部的地热,及地壳外部的气候条件这两个因素。同时,根据现有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此融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是缩小(退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9+100 +10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 [J].
李吉均 ;
文世宣 ;
张青松 ;
王富葆 ;
郑本兴 ;
李炳元 .
中国科学, 1979, (06) :608-616
[2]   青藏公路(崑崙山至唐古拉山段)地貌特征的初步观察 [J].
杜榕桓 .
地理学报, 1964, (02) :143-157
[3]  
中国大地构造概要[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广州地震大队 主编,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