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夕卡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讨论──以铜陵地区为例

被引:13
作者
凌其聪
程惠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岩浆夕卡岩,成岩机理,安徽铜陵;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1998.04.002
中图分类号
P588.3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铜陵地区岩浆夕卡岩具有如下特征:(1)既可产于有碳酸盐岩的环境,也可赋存于远离碳酸盐岩的辉石二长闪长岩或角岩中;(2)产出形态复杂多样,可呈透镜状、脉状、小岩床、岩瘤和不规则岩枝状或角砾岩筒等等;(3)与围岩界线截然,在易交代的大理岩中也一样。作为其围岩的大理岩可见港湾状熔蚀边及重结晶褪色边,辉石二长闪长岩出现被烘烤褪色边,夕卡岩边缘部出现矿物呈等轴状三联晶嵌生淬火边;(4)夕卡岩常常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紧密伴生,构成了特殊的“夕卡岩-富碱侵入岩对”;(5)夕卡岩发育有海绵陨铁结构,豆状构造、流动构造和气孔构造;(6)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特征与相关的火成岩相似;(7)有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高达1000℃以上;(8)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与接触交代夕卡岩无明显差别。岩浆夕卡岩是深部中酸性硅酸盐岩浆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夕卡岩浆冷凝结晶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