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黄土、红色粘土与古湖盆沉积物关系

被引:18
作者
岳乐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磁性地层,黄土,红色粘土,三门组,游河组;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6.04.020
中图分类号
P736.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磁性地层学、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的对比研究,讨论了中国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红色粘土与该区重要古湖盆之一,古三门湖堆积物之间关系,并分析气候环境对它们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红色粘土与上覆黄土可以是连续沉积,并呈相渐变关系。2)中国黄土与三门组记录了布容正极性带与松山负极性带。B/M界限位于L8,J亚带位于标志层L9与L15之间,大约S10-S13之间,O亚带位于S22-S33,或三门组之中。M/Ga界限对应于黄土与红土界限。并基本对应于三门组与游河组界限。3)红色粘土(三趾马红粘土)并非仅仅是中新世保德期沉积物。它包括上新统与中新统,上新世静乐组记录了高斯正极性带,吉尔伯特负极性带,中新世蓝田组记录了Epoch5。4)古三门湖堆积包括早更新世早期三门组(1.20—2.50Ma,松山负极性带),上新世晚期游河组(2.50—3.50Ma,高斯正极性带),更早期的三门湖沉积未出露。三门组与午域黄土为同期异相沉积,记录了松山负极性带,游河组则与该区上部红色粘土(静乐组上段)为同期异相沉积,记录了高斯正极性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蓝田人”的磁性地层年龄
    安芷生
    高万一
    祝一志
    阚小凤
    王俊达
    孙建中
    魏明健
    [J]. 人类学学报, 1990, (01) : 1 - 7
  • [2] 兰田段家坡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
    岳乐平
    [J]. 地质论评, 1989, (05) : 479 - 488
  • [3] 中国陆相新第三系的初步划分与对比
    李传夔
    吴文裕
    邱铸鼎
    [J].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4, (03) : 163 - 178+257
  • [4] 陕西渭南一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及其层位
    薛祥煦
    [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1, (01) : 35 - 44+103
  • [5]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
    李吉均
    文世宣
    张青松
    王富葆
    郑本兴
    李炳元
    [J]. 中国科学, 1979, (06) : 608 - 616
  • [6] 陕西蓝田地区的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计宏祥
    [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5, (03) : 169 - 177+206
  • [7] 黄土高原第四纪.[M].孙建中;赵景波等 著.科学出版社.1991,
  • [8] 黄土与环境.[M].刘东生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