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柞蚕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

被引:22
作者
刘彦群
鲁成
向仲怀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
[2] 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中国柞蚕; DNA多态性; RAPD;
D O I
10.13441/j.cnki.cykx.2002.04.004
中图分类号
S885 [其他蚕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技术对 4个代表性的柞蚕品种河 41、四青、青黄 1号、杏黄和 3个家蚕品种大造、C10 8、75 32的 2 8个个体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 :柞蚕具有极为丰富的DNA多态性 ;不同品种的个体间 (种内 )的多态性为 80 7%,而同一品种个体间的多态性也达到 45 8%~ 49 4 %;同一品种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 0 133~ 0 2 38,远大于家蚕的 0 0 0 8~ 0 0 81;不同品种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 0 2 15~ 0 382 ,与家蚕相似。柞蚕的DNA多态性有 6 0 %来源于品种内的个体间 ,而来源于品种间的部分只占 40 %。UPGMA聚类时 ,柞蚕的各个体均能按品种聚在一起。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J].
鲁成 ;
赵爱春 ;
向仲怀 ;
万春玲 .
动物学研究, 2002, (02) :166-172
[2]   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J].
鲁成 ;
余红仕 ;
向仲怀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1) :94-101
[3]   RAPD分析在绢丝昆虫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Ⅱ.柞蚕品种间的遗传差异 [J].
桂慕燕 ;
左正宏 ;
王学民 ;
陈元霖 .
遗传, 2001, (05) :452-454
[4]   五种绢丝昆虫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J].
桂慕燕 ;
左正宏 ;
陈元霖 .
遗传, 2001, (01) :25-28
[5]   柞蚕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J].
刘彦群 ;
秦利 ;
张涛 ;
高玉章 .
蚕业科学, 2000, (S1) :118-120
[6]   中国野桑蚕DNA多态性研究初报 [J].
余红仕 ;
鲁成 ;
周泽扬 ;
向仲怀 .
蚕业科学, 2000, (02) :94-98
[7]   分子进化研究中系统发生树的重建 [J].
常青 ;
周开亚 .
生物多样性, 1998, (01) :55-62
[8]   RAPD分析技术在家蚕品种鉴定实践中的应用 [J].
王韵 ;
周泽扬 ;
朱勇 ;
鲁成 ;
程道军 ;
向仲怀 ;
杨彪 ;
曾华明 .
蚕学通讯, 1998, (01) :6-8
[9]   家蚕不同地理品种分子系统学研究 [J].
夏庆友 ;
周泽扬 ;
鲁成 ;
向仲怀 .
昆虫学报, 1998, (01) :33-41
[10]   家蚕RAPD的扩增条件、重复性及遗传模型研究 [J].
夏庆友,周泽扬,鲁成,冯丽春,向仲怀 .
蚕业科学, 1996, (0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