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确权与人格权法独立成编——以个人信息权为例

被引:10
作者
王叶刚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权; 确权; 个人信息权; 人格权独立成篇;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7.06.012
中图分类号
D923.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民法总则》第111条对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作出了规定,肯定了个人信息的人格利益属性,为个人信息权利保护提供了民事基本法依据。《民法总则》仅使用个别条文对各项具体人格权以及个人信息保护作出规定,并没有真正完成对各项具体人格权的确权。民法典应通过独立成编的人格权法,对各项具体人格权进行进一步确权;就个人信息权而言,人格权编应当在肯定其具体人格权地位的基础上,准确界定个人信息的内涵,明确合法收集、利用个人信息的标准,并对信用信息保护规则以及个人信息权的限制规则等作出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我国《民法总则》的颁行与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设立 [J].
王利明 .
政治与法律, 2017, (08) :2-11
[2]   数据新型财产权构建及其体系研究 [J].
龙卫球 .
政法论坛, 2017, 35 (04) :63-77
[3]   论《民法总则》中个人隐私与信息的“二元制”保护及请求权基础 [J].
李永军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17, (03) :10-21
[4]   个人信息去身份的法理基础与规范重塑 [J].
金耀 .
法学评论, 2017, 35 (03) :120-130
[5]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 [J].
范为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5) :92-115
[6]   人格权的积极确权模式探讨——兼论人格权法与侵权法之关系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6, (02) :1-14+176
[7]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
[8]   个人征信语境下的信用权问题 [J].
张鹏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4, (01) :58-64
[9]   比较法上的个人数据信息自决权 [J].
贺栩栩 .
比较法研究, 2013, (02) :61-76
[10]   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J].
石佳友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6) :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