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增养殖模式中华绒螯蟹脂肪酸比较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彤晴
周刚
朱清顺
柏如发
机构
[1]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 增养殖模式; 脂肪酸; 比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6.16 [淡水蟹的养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不同增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可食部分脂肪酸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有脂肪酸18种,分别为5种饱和脂肪酸,3种单烯酸,10种多烯酸。各脂肪酸中以油酸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P<0.01);就营养品质指标(单烯酸、多烯酸、必需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而言,以湖泊网围模式脂肪酸营养品质为优。以棕桐油酸(C16∶l)和硬脂酸(C18∶0)为风味评价指标(脂肪酸角度),结果得出以湖泊放流中华绒螯蟹最为味美。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上) [J].
周刚 ;
朱清顺 .
科学养鱼, 2005, (01) :14-15
[2]   虾蟹类幼体的脂类需求及脂类与发育的关系 [J].
成永旭 ;
王武 ;
吴嘉敏 ;
黄显清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4) :104-107
[3]   不同阶段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脂类及脂肪酸组成 [J].
成永旭 ;
堵南山 ;
赖伟 .
动物学报, 1998, (04) :45-54
[4]   河蟹的脂肪酸组成及配合饲料的改进 [J].
张丙群 .
淡水渔业, 1993, (04) :36-37
[5]   七种甲壳类水产品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研究 [J].
李淡秋 .
水产科技情报, 1992, (06) :173-176
[6]   快速制备脂肪酸甲酯用于气相色谱分析 [J].
黄志斌 ;
李淡秋 .
水产学报, 1990, (01) :40-43
[7]  
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M]. 江苏省统计局 , 江苏省统计局等[编], 2004
[8]  
Changes in lipid class and fatty acid contents in the ovary and midgut gland of the female fiddler crab Uca tangeri (Decapoda, Ocypodiadae) during maturation[J] . G. Mourente,A. Medina,S. González,A. Rodríguez.Marine Biology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