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新疆粮食增产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26
作者
陶江
杨德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关键词
新疆; 粮食增产因素; 主成分分析;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4.01.019
中图分类号
F326.1 [种植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新疆建国以来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的贡献率 ,总结出新疆粮食增产不同阶段的相应特点 :194 9~ 196 7年为面积推动阶段 ;196 8~ 1974年为面积稳定与水利联合推动阶段 ;1975~ 1995年为单产提高与化肥联合推动阶段 ;1996~ 2 0 0 1年为农机与水利联合推动阶段。由此总结出各要素的相互协调配合是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疆粮食生产发展趋势是提高单产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发展后续加工业 ,加快市场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干旱区典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以塔里木河中下游的尉犁县为例 [J].
杨德刚 ;
阎新华 ;
李秀萍 .
干旱区地理, 2003, (04) :372-378
[2]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水资源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负效应 [J].
高前兆 .
干旱区地理, 2003, (03) :193-201
[3]   塔里木河下游垦区绿洲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J].
许英勤 ;
吴世新 ;
刘朝霞 ;
阎新华 ;
马依尔 .
干旱区地理, 2003, (03) :208-216
[4]   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量短缺对农业的压力及对策 [J].
李新 .
干旱区地理, 2002, (04) :290-295
[5]   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划分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类型的初步研究 [J].
李秀萍 ;
杨德刚 ;
韩剑萍 .
干旱区地理, 2002, (03) :264-271
[6]   新疆实施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J].
张捷斌 ;
艾尼瓦·卡德尔 .
干旱区地理, 2002, (02) :127-131
[7]   干旱区水土资源时空变化的定量研究 [J].
马兴旺 ;
李保国 ;
程远 .
干旱区地理, 2002, (02) :109-114
[8]   中国粮食生产系统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J].
张志强 .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1, (01) :65-68
[9]   二十一世纪初新疆粮食生产发展探讨 [J].
王春晓 ;
李建疆 ;
刘健华 .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04) :154-156
[10]   河南省建国以来粮食增产因素研究 [J].
魏蔚 ;
刘忠 .
耕作与栽培, 1999, (02)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