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层结构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罗洋 [1 ,2 ]
郑金玉 [2 ]
郑洪兵 [2 ]
李瑞平 [2 ]
李伟堂 [2 ]
刘武仁 [2 ]
董英山 [1 ,2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方式; 耕层结构;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4.02.025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4种耕作方式创建的耕层构造即免耕全实耕层、翻耕全虚耕层、留茬深松虚实并存耕层、灭茬打垄上虚下实耕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深松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玉米植株形态优于其他3个耕层的处理,其株高和最大叶面积分别较灭茬打垄上虚下实耕层处理实提高8.37%和14.18%,气生根条数比灭茬打垄上虚下实耕层处理增加16.8条,净光合速率较灭茬打垄上虚下实耕层处理提高16.76%,4个处理在茎粗上差异不明显。留茬深松耕作方式创造的虚实并存耕层结构能够充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不同耕法对土壤含水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刘洋 ;
孙占祥 ;
白伟 ;
郑家明 ;
侯志研 ;
冯良山 ;
杨宁 .
辽宁农业科学, 2011, (02) :10-14
[2]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叶片某些生理机制的影响 [J].
刘武仁 ;
陈砚 ;
郑金玉 ;
罗洋 ;
郑洪兵 ;
李伟堂 .
玉米科学, 2009, (02) :112-115
[3]   东北春玉米耕地合理耕层构造研究 [J].
王立春 ;
马虹 ;
郑金玉 .
玉米科学, 2008, (04) :13-17
[4]   东北黑土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研究 [J].
刘武仁 ;
郑金玉 ;
罗洋 ;
郑洪兵 ;
李伟堂 ;
冯艳春 .
玉米科学, 2007, (06) :86-88
[5]   论玉米高产开发中品种类型特性与生态条件的相互适应 [J].
张永科 ;
李景琦 ;
何仲阳 ;
马永平 .
玉米科学, 2000, (02)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