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情怀视阈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从理想到实践

被引:1
作者
候东栋
机构
[1] 江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田园情怀; 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 士大夫; 乡绅; 农业; 道德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D422.7 [农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302 ;
摘要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代社会士大夫的田园情怀赋予了古代农村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特征,这深刻影响着农村留给国人的印象。但田园情怀不仅受到士大夫个人因素的强烈影响,也和古代农村生产力发展迟滞缓慢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当代农村面貌和古代农村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要吸收士大夫田园情怀的合理内核,即格外注重农村社会和谐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更要注重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尊重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M]. 当代中国出版社 , 罗文章, 2008
[2]  
农业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翟虎渠主编, 2006
[3]  
乡土中国[M]. 北京出版社 , 费孝通著, 2005
[4]  
农村社会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朱启臻主编, 2002
[5]  
农村社会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守经主编, 2000
[6]  
社会结构的变迁[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陆学艺等著, 1997
[7]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M]. 农业出版社 , 吴慧 著, 1985
[8]  
美学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美)帕克(D.H.Parker)著,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