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梅雨期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及其模拟分析

被引:33
作者
徐双柱 [1 ]
邹立维 [2 ]
刘火胜 [3 ]
毛以伟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3] 湖北荆州市气象局
[4]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梅雨暴雨中尺度系统; 多普勒雷达; AREM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武汉多普勒雷达和武汉暴雨所AREM模式资料,分析了湖北省2005年梅雨期的一次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条状回波带变宽的时候,位于2 km上空切变线附近的中尺度气旋中,表现为强对流单体回波;强降水发生时,对流系统中有两个强上升运动中心,分别位于300 hPa和600hPa附近,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分布对上升运动的维持是有利的;环境风场并不能很好地控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移动方向,中尺度对流系统向低层涡度增加的地方移动;暴雨形成过程可概括为低层切变线东移诱发出地面低压,产生垂直上升运动迅速增加,配合丰沛的水汽输送和高不稳定能量释放。
引用
收藏
页码:567 / 5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陕西一次槽前强对流风暴的诊断分析 [J].
刘勇 .
高原气象 , 2006, (04) :687-695
[2]   网格嵌套技术对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降水过程模拟的影响 [J].
侯瑞钦 ;
程麟生 .
高原气象, 2006, (03) :451-463
[3]   “98.5”华南前汛期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动力、热量和水汽收支诊断 [J].
文莉娟 ;
程麟生 ;
左洪超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 2006, (01) :45-51
[4]   “03.7”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模拟和诊断分析 [J].
张冰 ;
胡隐樵 ;
傅培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3) :378-386
[5]   “98.5”华南前汛期暴雨的非静力数值模拟和中尺度系统分析 [J].
文莉娟 ;
程麟生 ;
隆霄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2) :223-231
[6]   华北平原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J].
吕胜辉 ;
高艳红 ;
刘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2) :268-274
[7]   AREM及其对2003年汛期降水的模拟 [J].
宇如聪 ;
徐幼平 .
气象学报, 2004, (06) :715-724
[8]   一次华西秋季大暴雨的水汽分析 [J].
郁淑华 .
高原气象, 2004, (05) :689-696
[9]   中国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形成机理以及监测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 [J].
倪允琪 ;
周秀骥 .
气象学报, 2004, (05) :647-662
[10]   “99·6”梅雨锋暴雨低涡切变线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J].
隆霄 ;
程麟生 .
大气科学, 2004, (03) :34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