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侧政策研究

被引:11
作者
陈文晖 [1 ]
李虹林 [2 ]
王婧倩 [1 ]
机构
[1] 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时尚研究院
[2]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公共需求; 需求侧; 政府采购;
D O I
10.19851/j.cnki.cn11-1010/f.2020.07.233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事关一国国际竞争力强弱。当前各国之间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博弈和争夺日趋激烈。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围绕重点领域、重点方向、政策支持开展大量工作。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来看,提升产业需求水平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制定和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需求侧政策是有效提升需求的重要手段。它能够通过人为干预,直接提升产品或服务销量,或者通过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完善产业链条,最终将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甚至创造新的需求。未来要从国家、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角度出发,对需求侧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驱动机制.[D].李小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01
[2]   新能源汽车政策工具运用的国际镜鉴与引申 [J].
张国强 ;
徐艳梅 .
改革, 2017, (03) :130-138
[3]   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补贴方向:供给端抑或需求端——以光伏产业为例 [J].
熊勇清 ;
李晓云 ;
黄健柏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5, 30 (05) :95-102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的培育方向:国际市场抑或国内市场——基于“现实环境”与“实际贡献”双视角分析 [J].
熊勇清 ;
李鑫 ;
黄健柏 ;
贺正楚 .
中国软科学, 2015, (05) :129-138
[5]   不同需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J].
仲伟俊 ;
徐示波 ;
梅姝娥 .
科技与经济, 2014, 27 (06) :101-105
[6]   新形势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侧培育模式分析 [J].
王宇 ;
李佳 .
科学管理研究, 2013, 31 (03) :78-81
[7]   论推动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导向 [J].
邹树梁 ;
王铁骊 ;
孙美兰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3 (05) :39-41
[8]   立足国内市场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 [J].
姜江 .
中国经贸导刊, 2011, (02) :21-22
[9]  
自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与政策.[M].仲伟俊; 胡钰; 梅姝娥; 著.科学出版社.2013,
[10]  
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N].张晓欢;杨晓东;.中国经济时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