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履约过程变化分析

被引:18
作者
黄艺
郑维爽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核心议题; 遗传资源惠益和分享; 缔约国大会; 履约优先顺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6 [保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国际履约的全过程,得出履约是一个动态的、反馈的、注重实效的过程。其中核心议题变化、利益集团结盟和分化以及国家层面的履约是履行《公约》的三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核心议题是历次缔约国大会的精髓,核心议题产生关键性的决议,其变迁导致公约组织机构、履约行动策略和计划发生变化,也是利益集团分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利益集团分化是国际层面上对公约变化的响应,是公约发展的驱动力之一,然而利益集团难以协调也是目前阻碍《公约》发展的主要原因。国家层面上,各国通过调整执行公约条款的优先顺序响应新的决议。不同国家根据各自国情有不同的履约优先顺序,而我国履约实践存在优先顺序不明确,缺少对《公约》的响应等问题,直接导致我国履约效率低下。最后依据对《公约》履约过程变化分析结果,宏观上提出中国履约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生物多样性公约》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国际制度谈判进展 [J].
薛达元 ;
蔡蕾 .
环境保护, 2007, (22) :72-74
[2]   林产品国际贸易政策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研究进展 [J].
李彧挥 ;
祝浩 .
环境保护, 2007, (09) :26-28
[3]   《生物多样性公约》新热点:传统知识保护 [J].
薛达元 ;
蔡蕾 .
环境保护, 2006, (24) :72-74
[4]   从履约压力看环境监测发展方向 [J].
张宁红 ;
卞静晶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6, (03) :1-3+6
[5]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 [J].
王献溥 ;
郭柯 .
广西植物, 2006, (03) :249-256
[6]   TRIPS协议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的关系 [J].
李明德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20-23
[7]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进展 [J].
王德辉 .
环境保护, 2003, (01) :5-9
[8]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A conventionalist approach[J] . Valérie Boisvert,Franck-Dominique Vivien.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5 (4)
[9]  
Potential Impacts of Biomass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Biological Diversity[J] . J H Cook,J Beyea,K H Keeler.Annual Review of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