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草地两种广布豆科植物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关系

被引:10
作者
李强 [1 ,2 ]
周道玮 [1 ]
宋彦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豆科植物; 地上生物量; 群落特征; 土壤; 盐碱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9 [];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松嫩草地中五脉山黧豆、野豌豆这两种广泛分布的豆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分布特征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五脉山黧豆地上生物量分布的最大值为286.25 g/m2,最小为51.73 g/m2,野豌豆的最大地上生物量分布为494.77 g/m2,最小为61.19 g/m2。两种豆科植物种群聚集水平主要在100~200 g/m2和100~300 g/m2。两种豆科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群落密度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两种豆科植物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pH、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总磷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低豆科地上生物量下,群落特征和土壤因子随豆科植物地上生物量增加变化更大,而高豆科植物地上生物量下,群落特征和土壤因子随豆科地上生物量增加变化幅度较小。与野豌豆相比,群落特征和土壤因子随五脉山黧豆生物量增加的变化幅度更大。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得出:51.73和61.19 g/m2是五脉山黧豆和野豌豆在群落中维持种群延续的最小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两种豆科植物的生态性状可能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促进作用,且单位质量的五脉山黧豆较野豌豆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可能更强;土壤盐碱程度不会或至少不会单独构成对两种豆科植物分布的限制;磷可能是豆科植物分布的限制因子之一。这个研究为在本区内保护和发展这两种豆科植物提供了重要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对盐渍环境的萌发响应及其适宜生态种植区 [J].
陆嘉惠 ;
吕新 ;
吴玲 ;
李学禹 .
草业学报, 2013, 22 (02) :195-202
[2]   两种紫花苜蓿苗期耐盐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及其耐盐性比较 [J].
刘晶 ;
才华 ;
刘莹 ;
朱延明 ;
纪巍 ;
柏锡 .
草业学报, 2013, 22 (02) :250-256
[3]   羊草苗期对盐碱胁迫的生长适应及Na+、K+代谢响应 [J].
李晓宇 ;
蔺吉祥 ;
李秀军 ;
穆春生 .
草业学报, 2013, 22 (01) :201-209
[4]   内蒙古扁蓿豆叶片解剖性状与抗旱性的研究 [J].
李鸿雁 ;
李志勇 ;
师文贵 ;
蔡丽艳 ;
刘磊 .
草业学报, 2012, 21 (03) :138-146
[5]   温度与盐碱胁迫交互作用对羊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J].
蔺吉祥 ;
李晓宇 ;
张兆军 ;
王俊锋 ;
李卓琳 ;
穆春生 .
草地学报, 2011, 19 (06) :1005-1009
[6]  
松嫩平原羊草草地盐碱化过程[J]. 周道玮,李强,宋彦涛,王学志.应用生态学报. 2011(06)
[7]   盐碱及变温条件对花苜蓿种子发芽的影响 [J].
管博 ;
周道玮 ;
田雨 ;
杨季云 ;
肖模昕 .
中国草地学报, 2010, 32 (01) :58-63
[8]   三种高寒植物幼苗生物量分配及性状特征对光照和养分的响应 [J].
武高林 ;
陈敏 ;
杜国祯 .
生态学报, 2010, 30 (01) :60-66
[9]   松嫩退化草地三种优势植物群落对封育的响应 [J].
李强 ;
刘延春 ;
周道玮 ;
宋彦涛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1 (02) :139-144
[10]   苏打盐渍土的微域特征以及水分的迁移规律探讨 [J].
罗金明 ;
邓伟 ;
张晓平 ;
杨帆 ;
李秀军 .
土壤通报, 2009, 40 (03) :48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