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选择标记基因hpt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被引:5
作者
杨丽琛
常团结
蔡华雅
陈宛新
杨晓光
朱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遗传分子操作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卫生部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卫生部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 北京
[4] 北京
[5] 北京
关键词
hpt; 安全性评价; 融合表达; 包涵体; 可溶表达; 活性测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78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36 ; 090102 ;
摘要
为对hpt基因编码蛋白进行的安全性评价,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体外微生物表达体系,以获得大量的HPT蛋白,将用于植物转化的hpt基因的全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上,在E.coli 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所得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且与Glutathione Sephrose 4B纯化介质的结合率不高。后经优化诱导表达的各种条件,成功地获得了可溶性的融合蛋白,该蛋白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经Glutathione Sephrose 4B亲和层析,所得蛋白纯度>95%。动物实验显示,融合蛋白还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家兔后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抗体(>1:10000)。ELISA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进一步证实了所获纯化蛋白及其抗体的特性。这为深入进行HPT蛋白的安全性评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Van Regenmortel M H. Molecular Immunology . 1988
[2]  
GENE[P]. YAMASHINA IKUO;ITO NOBUYUKI.日本专利:JPS6349084A,1988-03-01
[3]  
Kiefhaber T,Rudolph R,Kohler H H,et al. Bio Technology . 1991
[4]  
Buchner J,Rudolph R.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 1991
[5]  
John V F,Benjamin G N.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 1993
[6]  
Datta S K,Peterhans A,Data K,et al. Biotech . 1990
[7]  
Maston A,Lowe P,Schowmaker J,et al. Bio Technology . 1984
[8]  
Safety evaluation of foods produced by modernbiotechnology: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ECD. . 1993
[9]  
Cabanas M J,Vazquez D,Modolell J.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1978
[10]  
GritzL,DaviesJ. Gene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