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控制人、金字塔控制与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研究

被引:65
作者
刘运国 [1 ]
吴小云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 广东黄埔海关缉私局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金字塔控制; “掏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42007年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终极控制人的股权属性、金字塔控制结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3个维度对上市公司纵向股权结构与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掏空"的总程度最小,地方政府和自然人控制的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掏空"的总程度没有显著差异;政府控制的控股股东更多地通过生产性经营来"掏空"上市公司,自然人控制的股东则更多地通过非经营性方式来"掏空"上市公司;自然人对上市公司的金字塔控制层级越多,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越严重;在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金字塔控制层级越少,控制股东的"掏空"行为越严重,控制权和现金流权有分离的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高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没有分离的公司。
引用
收藏
页码:1661 / 16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 [J].
叶康涛 ;
陆正飞 ;
张志华 .
经济研究, 2007, (04) :101-111
[2]   市场环境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罗党论 ;
唐清泉 .
会计研究, 2007, (04) :69-74+96
[3]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与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关系的研究 [J].
姜国华 ;
岳衡 .
管理世界, 2005, (09) :119-126+157+171
[4]   股权分置、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J].
马曙光 ;
黄志忠 ;
薛云奎 .
会计研究, 2005, (09) :44-50+96
[5]  
大股东的隧道挖掘与制衡力量——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据[J]. 唐清泉,罗党论,王莉.中国会计评论. 2005(01)
[6]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余谦 ;
王晓坤 .
经济研究, 2005, (01) :95-105
[7]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
[8]   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 [J].
刘峰 ;
贺建刚 ;
魏明海 .
管理世界, 2004, (08) :102-110+118
[9]   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 [J].
苏启林 ;
朱文 .
经济研究, 2003, (08) :36-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