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中植物生长特性及其对TN和TP的吸收

被引:77
作者
金卫红 [1 ]
付融冰 [2 ]
顾国维 [3 ]
机构
[1]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3]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潜流水平人工湿地; 富营养化水体; 植物生长; 植物吸收;
D O I
10.13198/j.res.2007.03.77.jinwh.012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构建了潜流水平芦苇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污水,在近2年的研究中考察了芦苇的生长规律、芦苇不同器官对TN和TP的吸收及季节变化,评价了植物吸收对湿地TN和TP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2个生长年内芦苇的生长规律不同,受第1年芦苇移植的影响,芦苇生长周期滞后,导致植物立枯生物量与活体生物量比例在2年中相同月差异很大.第2年芦苇地上生物量是第1年的3.9倍.芦苇组织中TN和TP含量遵循新鲜叶>成年根>新鲜茎的规律.新鲜植物组织中TN和TP含量变化相对不大,当植物枯萎时地上组织TN和TP含量明显下降.根中TN和TP含量在全年中基本维持稳定.植物净吸收随植物生长情况而改变,按全年衡算,当湿地进水TN和TP负荷分别为61.39和7.39 g/(m2.a)时,植物地上生物量吸收TN和TP分别占湿地TN和TP总去除量的46.0%和26.8%,植物吸收仍起到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状况与净化效果相关分析 [J].
付融冰 ;
杨海真 ;
顾国维 ;
张政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6) :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