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理素质训练方式对军人心理健康与个性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杨国愉 [1 ]
冯正直 [1 ]
王平 [2 ]
刘云波 [1 ]
王江澜 [1 ]
罗旭东 [3 ]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系心理学教研室
[2] 解放军部队
[3] 解放军第四六七医院
关键词
心理素质训练; 16种个性因素问卷; 军人; 心理健康; 个性;
D O I
10.13704/j.cnki.jyyx.2005.06.009
中图分类号
E0-051 [军事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3 ; 1101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心理素质训练方式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影响,为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训练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将1 011名军人分为系统训练组、单纯阅读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为期8个月不同方式的心理素质训练,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16PF),于训练后对参加心理素质训练和对照组的军人进行团体心理测试。结果(1)3组间的16PF一级因素得分,聪慧性、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得分差异非常显著(P<0.01),幻想性和世故性得分差异显著(P<0.05)。训练组聪慧性、幻想性和忧虑性得分依次为5.03±1.66、5.20±1.46和5.12±1.55,空白组3因素得分依次是4.26±1.79、5.48±1.25和5.66±1.3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阅读组的聪慧性、兴奋性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世故性得分明显降低(P<0.05);训练组聪慧性得分明显高于阅读组(P<0.01)。(2)3组间的16PF次级因素得分,适应与焦虑因素、心理健康因素及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训练组心理健康因素、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适应与焦虑因素得分依次为5.64±1.47、4.62±1.21、5.25±1.37,空白组的3因素得分依次是5.29±1.13、4.31±1.18、5.53±1.0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训练组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得分明显高于阅读组(4.35±1.22,P<0.05)。阅读组和空白组之间,各次级因素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不同的心理素质训练方式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系统训练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现代战争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J].
王应立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3, (06) :449-450
[2]   外军军人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J].
肖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1) :788-791
[3]   试论心理调查、心理实验、心理训练合一的心理教育模式 [J].
计惠民 ;
梅清海 ;
周建新 .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3, (03) :187-189
[4]   高原缺氧对心理功能的影响及防护 [J].
杨国愉 ;
冯正直 ;
汪涛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04) :116-118
[5]   军人心理素质概念外延结构的初步调查研究 [J].
王择青 ;
武国城 ;
傅小玲 ;
朱鸿武 ;
刘彩谊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3, (07) :594-596
[6]   心理训练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研究 [J].
蓝新友 ;
李权超 ;
何英强 ;
傅军 ;
蒋忠军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05) :76-77
[7]   心理训练对军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J].
李权超 ;
徐书同 ;
何英强 ;
蓝新友 ;
蒋忠军 ;
李兴国 .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01) :97-97
[8]   模拟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做法及体会 [J].
辛德胜 ;
赵艳华 ;
谈宜振 ;
赵垭中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1, (01) :59-60
[9]   军事飞行员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效果 [J].
王煜蕙 ;
靳同朝 ;
张志林 ;
李凯 ;
韩晓峰 .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1999, (04) :37-41
[10]   计算机多媒体群体心理测量系统研制 [J].
胡文东 ;
王涛 ;
李晓京 ;
苗丹民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 (03) :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