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区天然侧柏林种内竞争研究

被引:18
作者
史宇 [1 ]
余新晓 [1 ]
岳永杰 [1 ]
王小平 [2 ]
秦永胜 [2 ]
陈俊崎 [2 ]
机构
[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项目合作管理办公室
关键词
天然侧柏林; 种内竞争; 竞争范围; 竞争指数; 人工侧柏林;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8.s2.014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该文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对锥峰山林场天然侧柏种内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典型人工侧柏林种内竞争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侧柏群落中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5m;天然侧柏的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竞争指数与对象木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从模型预测结果可知当侧柏胸径达20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与天然侧柏林相比,人工侧柏林的种内竞争强度较小,群落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塔里木荒漠优势植物——胡杨种内、种间竞争研究 [J].
韩路 ;
王海珍 ;
周正立 ;
李志军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12) :2547-2552
[2]   太白红杉种内和种间竞争研究 [J].
段仁燕 ;
王孝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2) :242-250
[3]   桫椤群落的种内种间竞争研究 [J].
何跃军 ;
刘济明 ;
钟章成 ;
刘锦春 ;
金静 ;
高喜明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589-593
[4]   濒危植物七子花种内与种间竞争的数量关系 [J].
金则新 ;
张文标 .
植物研究, 2004, (01) :53-58
[5]   干扰指数在密云县侧柏水源涵养林中的应用 [J].
宁金魁 ;
郑小贤 ;
高甲荣 ;
徐军亮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6) :15-19
[6]   元宝山冷杉群落种内与种间竞争的数量关系 [J].
李先琨 ;
苏宗明 ;
欧祖兰 ;
宁世江 ;
唐润琴 ;
李瑞棠 ;
不详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02, (01) :20-24
[7]   植物竞争研究进展 [J].
李博 ;
陈家宽 ;
A.R.沃金森 .
植物学通报, 1998, (04)
[8]   沙地云杉种内、种间竞争的研究 [J].
邹春静 ;
徐文铎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3) :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