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苹果黑点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20
作者
郭云忠
孙广宇
高保卫
李春游
张沛力
雷新乐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周至县植保植检站
[3] 陕西秦丰杂交玉米种子有限公司
[4] 渭南市植保植检站 陕西杨凌
[5] 陕西杨凌
[6] 陕西周至
[7] 陕西西安
[8] 陕西渭南
关键词
套袋苹果; 黑点病害; 症状; 病原; 生物学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611.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通过对陕西苹果产区套袋红富士、秦冠10批次200个斑点类病果635个病斑的分离鉴定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粉红聚端孢(T rictothecum roseum L ink)和点枝顶孢(A crem on ium stictum L ink)共同引起的真菌病害。这二种半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长适宜温度,粉红聚端孢菌为25℃,点枝顶孢菌为27℃;分生孢子适宜萌发温度,二者均为25~30℃;在pH 4~8范围内,菌丝生长良好,生长适宜pH值,粉红聚端孢菌为5~6,点枝顶孢菌为4~5;二种病菌对单糖、双糖和多糖都能利用,粉红聚端孢菌对碳素的利用以可溶性淀粉为佳,而点枝顶孢菌则以蔗糖为佳;对氮素的利用,二者均以蛋白胨为佳,N aNO3次之。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生规律 [J].
唐周怀 ;
陈川 ;
惠伟 ;
石晓红 ;
谌有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59-61
[2]   影响套袋苹果质量的原因与对策 [J].
宫美英 ;
张凤敏 .
山西果树, 2002, (02) :26-27
[3]   套袋苹果果面黑点发生和防治调查 [J].
陈策 ;
汪景彦 ;
鲍玉院 ;
边秀然 .
中国果树, 2002, (03) :43-45+60
[4]   我国苹果套袋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新进展 [J].
刘会香 ;
公维松 ;
钟呈星 ;
赵永瑞 ;
张连忠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1, (03) :84-86+139
[5]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鉴定 [J].
王佩圣 ;
胡维军 ;
高峻岭 ;
于遒功 ;
刘淑芹 .
落叶果树, 2000, (03) :54-54
[6]   试论苹果套袋发生的问题 [J].
谌有光 ;
韦有智 ;
杨仁华 ;
李向东 .
西北园艺(综合), 2000, (02) :4-5
[7]   套袋富士苹果黑点病的鉴定 [J].
张愈学 ;
沈永波 ;
王宏 ;
徐贵轩 ;
李广旭 ;
王立英 .
北方果树, 1998, (01) :10-10
[8]  
真菌鉴定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魏景超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