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玻璃陨石(雷公墨)裂变径迹年龄的测定

被引:22
作者
严正
袁宝印
叶莲芳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自发裂变径迹; 玻璃陨石; 熔融石; 同位素地质年龄; 裂变径迹年龄; 径迹密度; 诱发裂变径迹; 雷公墨; 矿物; 海南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引言许多绝缘固体如塑料、玻璃和天然矿物常常可以记录带电粒子的径迹(这些未经化学蚀刻的径迹可称为潜迹),这是带电粒子在绝缘固体内沿着自己运动的轨迹所造成的辐射损伤区。在天然矿物中所记录的裂变径迹是这类固体核径迹中的一种,它是直径大约50(?),长约20微米的柱形辐射损伤区,最初只能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在1962年由P.B.普赖斯(Price)等人采用化学蚀刻方法使这些潜迹扩大到光波波长数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