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与微生物商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毕冬梅
张仁陟
汪娟
王新建
蔡立群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耕作措施; 轮作; 土壤有机碳; 易氧化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对麦—豆轮作次序下不同耕作措施间的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土壤微生物商在各个序列中变化并对土壤各级有机碳库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轮作次序下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与传统耕作不覆盖相比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库含量的提高,同时各处理表层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层次并且随着土层的增加而递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活性有机碳较大程度上依赖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同时也说明易氧化碳与微生物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土壤中活性较高部分的有机碳含量。不同耕作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商均表现为NTS、NT、TS处理大于T处理,和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相较于其它处理免耕秸秆覆盖的土壤微生物商在各个序列中变化最明显,说明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和土壤有机质的累积的贡献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22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保护性耕作对麦-豆轮作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J].
蔡立群 ;
齐鹏 ;
张仁陟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2) :141-145
[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变化 [J].
宇万太 ;
马强 ;
赵鑫 ;
周桦 ;
李建东 .
生态学杂志, 2007, (12) :2013-2016
[3]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J].
李琳 ;
李素娟 ;
张海林 ;
陈阜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106-109
[4]   耕作方式对耕层黑土有机碳库储量的短期影响 [J].
梁爱珍 ;
张晓平 ;
杨学明 ;
CFDrury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1287-1293
[5]   保护性耕作对旱地麦-豆双序列轮作农田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J].
郭清毅 ;
黄高宝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165-169
[6]   洞庭湖典型湿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碳、氮及其垂直分布 [J].
彭佩钦 ;
张文菊 ;
童成立 ;
王小利 ;
蔡长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1) :49-53
[7]   添加莠去津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对外源有机无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J].
张超兰 ;
徐建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4) :57-60+72
[8]   氮磷肥对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J].
王继红 ;
刘景双 ;
于君宝 ;
王金达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35-38
[9]   不同有机肥料对土壤生物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影响 [J].
倪进治 ;
徐建民 ;
谢正苗 ;
唐才贤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4) :374-378
[10]   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进展 [J].
徐明岗 ;
于荣 ;
王伯仁 .
土壤肥料, 2000, (0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