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8月云南省雷电活动特点和致灾因子分析

被引:26
作者
张腾飞 [1 ,2 ]
尹丽云 [2 ]
许迎杰 [2 ]
刘雪涛 [2 ]
徐开 [2 ]
谢毅然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资环学院大气科学系
[2] 云南省雷电中心
关键词
2007年; 雷电活动; 致灾因子; 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2007年5~8月雷电活动及其灾害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雷电活动频繁,但空间分布不均匀;雷电活动的时间分布基本呈一峰一谷变化,峰值出现在17~18时,谷值出现在10~11时;雷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不但与闪电频数有关,还与闪电强度有关,闪电一般发生在回波强度≥40 dB z、组合反射率≥45 dB z、回波顶高≥12 km的具有典型强对流特征的区域;回波强度越强、顶高越高,发生雷电的可能性越大,出现的雷电灾害越严重;低槽切变、两高辐合型北方系统以及南海低压、热带辐合带型、西行台风型南方热带系统为雷电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以及动力、热力或者水汽条件;雷电发生在SI<0℃和sθe850-sθe500>6℃的强烈对流不稳定区域内。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0060717”低纬高原强雷暴天气过程分析 [J].
张腾飞 ;
邓勇 ;
谢屹然 ;
许迎杰 ;
徐开 ;
刘雪涛 ;
尹丽云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166-174
[2]   云南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尹丽云 ;
许迎杰 ;
张腾飞 ;
刘雪涛 ;
谢屹然 ;
徐开 .
灾害学, 2007, (02) :87-92
[3]   基于对流参数的雷暴潜势预报研究 [J].
郝莹 ;
姚叶青 ;
陈焱 ;
边富昌 .
气象, 2007, (01) :51-56
[4]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闪电演变特征 [J].
冯桂力 ;
郄秀书 ;
周筠珺 .
高原气象, 2006, (02) :220-228
[5]   陕西雷暴灾害及时空分布特征 [J].
李亚丽 ;
杜继稳 ;
鲁渊平 ;
雷向杰 .
灾害学, 2005, (03) :99-102
[6]   风暴强度指数SSI [J].
赵秀英 ;
吴宝俊 .
气象, 2000, (05)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