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证

被引:5
作者
周宾 [1 ,2 ]
陈兴鹏 [1 ,2 ]
薛冰 [1 ,2 ,3 ]
申宸 [4 ]
吴士锋 [1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兰州大学国土与区域规划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4]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发展计划局
关键词
低碳—循环经济; SWOT分析; 灾后恢复重建; 产业集聚区;
D O 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0.06.009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根据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内涵的剖析与辨识,分析二者的异同和关联,提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两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根据灾后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迫切需求,通过对汉中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确定应采取的S—O"突破发展"战略。将低碳—循环经济耦合模式运用其中,通过将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贯穿到规划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产业之中,在空间布局中体现区域资源的循环;在重点产业中均贯穿低碳—循环经济理念设计产业链条,尤其是设计的静脉产业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通过对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旨在使汉中尽早实现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实现在陕南地区的"和谐崛起"。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响应:资源环境一体化中的京津冀产业转移研究 [J].
郑重 ;
于光 ;
周永章 ;
高全洲 .
资源与产业, 2009, 11 (02) :26-29
[2]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J].
王雅丽 ;
唐德善 ;
刘洋 .
现代经济探讨, 2009, (03) :28-31
[3]   北京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J].
王蓉 ;
尹海萍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14 (01) :77-83
[4]   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 [J].
金涌 ;
王垚 ;
胡山鹰 ;
朱兵 .
中国工程科学, 2008, (09) :4-13
[5]   静脉产业、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 [J].
孟耀 ;
於嘉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4) :80-83
[6]   低碳经济与清洁发展机制 [J].
姬振海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2) :1-4
[7]   城市环境熵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城市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J].
欧阳婷萍 ;
朱照宇 ;
匡耀求 ;
黄宁生 .
生态环境, 2007, (06) :1824-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