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技术引进方式的直接效应研究——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微观实证

被引:98
作者
朱平芳
李磊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技术引进; 外商直接投资; 劳动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根据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实际情况,借助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技术贸易和FDI两种主要的技术引进方式的直接效应。通过对1998—2003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一个随机样本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检验和分析,得到几点主要结论:第一,三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比内资企业高,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随FDI转移的无形技术和其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但是三资企业内部转移的有形技术对其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的贡献。第二,国有企业的有形技术购买对其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且促进作用强烈依赖于企业的科技人力资源。第三,我们没有发现其他内资企业引进的技术对其生产效率的提高发挥出显著作用。本文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判断,近六年来上海市三资企业的技术先进性不明显,R&D投入强度不足,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普遍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企业的科技活动机制上的缺陷,都对技术转移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FDI与广东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 [J].
黄静波 ;
付建 .
管理世界, 2004, (09) :81-86
[2]   “索洛剩余”与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实证分析 [J].
胡立法 .
世界经济研究, 2003, (10) :54-56+62
[3]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J].
包群 ;
赖明勇 .
经济评论, 2002, (06) :63-66+71
[4]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 [J].
沈坤荣 ;
耿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82-93+206
[5]   技术引进与我国工业技术进步关系研究 [J].
陈国宏 ;
邵贇 .
科研管理, 2001, (03) :35-42
[6]  
国际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发展[M]. 科学出版社 , 杨先明等著, 2004
[7]  
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G.M.格罗斯曼(G.M.Grossman), 2003
[8]  
论开放市场与引进技术[M].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 胡景岩著, 2003
[9]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pillovers from R&D: Comparing a neoclassical and an endogenous growth approach[J] .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 199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