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性: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社会学议题

被引:20
作者
吕方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工业; 第三部门; 新公共性;
D O 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0.02.012
中图分类号
C913.9 [其他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02 ;
摘要
食品安全问题不完全是一个科学命题,对食品安全的完整理解尚需要在社会学公共性格局的相关理论中寻找答案。西方社会在自由市场发展的特定阶段,也都经历了食品安全危机的阵痛,其随后应对食品安全危机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公共性结构的调整。克服食品安全危机有赖于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形成一种积极沟通的新公共性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食品安全风险也有全球化的趋势,因此,超越民族国家范围的人类安全视野须要被纳入到新公共性格局的生产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恐惧.[M].(英)弗兰克·富里迪(F.Furedi)著;方军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  
食品安全.[M].(美)玛丽恩·内斯特尔(MarionNestle)著;程池;黄宇彤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现代性与大屠杀.[M].(英)鲍曼(ZygmuntBauman)著;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02,
[4]   拓展新的公共性空间 [J].
今田高俊 ;
朱伟珏 .
社会科学, 2007, (12) :71-77
[5]   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 [J].
景军 .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123-150+244
[6]   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及其限制——以中日两国为中心 [J].
田毅鹏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06) :65-72
[7]   透视转基因:一项社会人类学视角的探索 [J].
郭于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5) :141-150+208
[8]   社会变迁中的儿童食品与文化传承 [J].
郭于华 .
社会学研究, 1998, (01) :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