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西昆仑北麓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剖面分析

被引:61
作者
伍秀芳
刘胜
汪新
杨树锋
顾雪梅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前陆褶皱冲断带; 地震剖面; 叠瓦逆掩席; 三角带; 构造缩短率; 帕米尔—西昆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帕米尔—西昆仑北麓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 3条构造剖面的详细分析 ,发现帕米尔—西昆仑北麓除山根地带发育高角度断层外 ,基本上以低角度逆掩断层为主 ,形成与逆冲推覆构造相关的褶皱变形。乌泊尔地区表现为由山脉向塔里木盆地滑移的隐伏冲断层和上覆褶皱 ;苏盖特—齐姆根—甫沙地区表现为山前的三角带和向盆地扩展的两排背斜带。帕米尔—西昆仑北麓前陆褶皱冲断带的主要构造变形时间始于上新世早期 (距今约 4.6Ma) ,断层、褶皱的变形时代由山前向盆地逐步变新 ,变形强度由山脉向塔里木盆地逐步减弱。帕米尔—西昆仑北麓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缩短量为 2 0~ 70km ,缩短率为 35 %~ 5 0 %。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7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平衡剖面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M].陈伟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2]   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及其北缘前陆盆地板内变形构造 [J].
曲国胜 ;
陈杰 ;
陈新安 ;
张兴林 ;
李涛 ;
尹军平 ;
周洪清 .
地质论评, 1998, (04) :419-429
[3]   帕米尔北缘弧形推覆构造带东段的基本特征与现代地震活动 [J].
陈杰 ;
曲国胜 ;
胡军 ;
冯先岳 .
地震地质, 1997, (04) :14-25
[4]   造山带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弧及其预测 [J].
曲国胜 ;
Joseph ;
Canerot ;
王宗起 ;
赵民 .
地质科学, 1996, (04) :31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