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A VR融合技术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15
作者
梁付奎
殷好治
刘永刚
周万军
刘明标
机构
[1] 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支气管动脉;
D O I
10.13609/j.cnki.1000-0313.2009.01.038
中图分类号
R816.4 [胸部及呼吸系];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目的:探讨MSCTA VR融合技术显示支气管动脉(B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5例胸部增强CT扫描患者对动脉(含支气管动脉和主动脉)、气管、胸廓均采用AOS-VR技术分别重组VR像,然后进行图像融合,获得三维融合图像,观察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及与相邻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125例胸部增强CT扫描患者中117例支气管动脉显示清晰,共显示BA 267支。右侧BA 145支主要起源于右肋间动脉(68/145,46.9%)及降主动脉(65/145,44.8%);左侧BA122支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119/122,97.5%)。267支中有153支发自降主动脉前壁,77支发自降主动脉右侧壁,9支发自降主动脉后壁,22支发自降主动脉左侧壁,3支发自右侧锁骨下动脉,1支发自左侧颈总动脉,1支发自右侧甲状颈干,1支头臂干。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右BA以右壁最多(69/145,47.6%),其次是前壁(63/145,43.4%);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左BA以前壁最多(98/122,80.3%)。结论:VR融合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形态、走行及与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对胸部手术或介入治疗术前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支气管动脉MSCT三维成像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J].
陈国栋 ;
王岩 ;
王志铭 ;
雷振 .
放射学实践, 2006, (10) :1021-1023
[2]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三维解剖学研究 [J].
于红 ;
李惠民 ;
肖湘生 ;
刘士远 ;
李成洲 ;
陶晓峰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04) :369-372
[3]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及其检测能力评价 [J].
孙应实 ;
韩铭钧 ;
黎庶 ;
卫宏江 ;
邵尉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12) :57-61
[4]   Assess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by CT and MR imaging [J].
Ley, S ;
Kreitner, KF ;
Fink, C ;
Heussel, CP ;
Borst, MM ;
Kauczor, HU .
EUROPEAN RADIOLOGY, 2004, 14 (03) :35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