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旱地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土壤水分利用状况
被引:24
作者:

高亚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杨君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者星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生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垄沟种植;
施氮量;
种植密度;
水分生产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不同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栽培模式,冬小麦生长期间水分动态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播前贮存在土壤中的水分经过一个生长季后都会有大量消耗,消耗深度延伸到2 m及其以下土壤深层。小麦收获后,各种处理土壤在40~80 cm和120~160 cm深度均出现两个低水层。覆盖栽培措施对水分利用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年度变异性,原因可能主要与生育期降水量和播前土壤贮水量有关系: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在降水较少的年份可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地膜覆盖具有稳定的促进水分有效利用的作用;垄沟种植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增产增效的效果。施用氮肥显著促进土壤水分的消耗,这种作用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这种作用在0~200 cm整个土壤深度都有反映,而且深层比表层更显著,低水土层(40~80 cm和120~160 cm)比其它深度土层更显著。施氮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适当增加小麦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旱地水分生产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渭北旱原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节水效益[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2) : 46 - 4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方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渭南市植保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2] 灌溉条件下秸秆覆盖麦田耗水特性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 130 - 132+14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雨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董庆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余松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3] 旱地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6) : 1066 - 1071强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曹卫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刘文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张建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占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刘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高亚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生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4] 旱地小麦覆盖栽培高产机理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2) : 1 - 4赵海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梁哲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齐宏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王玉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邵新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聂安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 [6] 陕北地区谷子双料沟垄组合覆盖增产机理[J]. 西北农业学报, 2001, (04) : 63 - 66+79杨开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景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吴存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国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牛秀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7] 覆膜栽培方式对谷子(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2) : 33 - 39+75郭志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古世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
- [8] 地膜覆盖对旱地春玉米生理生态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1998, (03) : 348 - 353王喜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李生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高亚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
- [9] 半湿润易旱区农业节水技术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1998, (01) : 81 - 85胡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所姜雁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所
- [10] 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 1996, (02) : 59 - 66赵聚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梅旭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薛军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钟兆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张天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