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的刑事政策分析:一种双向考量后的扬弃

被引:20
作者
莫晓宇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意; 刑事政策; 抗制犯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由刑事政策角度观之,民意是一种特殊的犯罪抗制力量,有着不可替代的反犯罪功能:通过民意的张扬与表达,可以强化民众的刑事法规范意识;民意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并保持对犯罪行为的抑制压力;抗制犯罪过程中的民意可以促进刑事政策的相机调整,以更好满足抗制犯罪的需要。但同时,民意也具有非理性、易波动性和非机制化等天然不合理成分。因此,在刑事政策中,对民意进行充分听取,理性审视、合理吸纳、适当引导的扬弃显得尤为必要;而在刑事司法环节中,又应避免民意的干扰。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刑事政策.[M].梁根林著;.法律出版社.2005,
[2]  
一路走来一路读.[M].林达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3]  
中国刑事政策检讨.[M].陈兴良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4]  
刑事政策初步.[M].刘仁文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5]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6]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
[7]  
刑事政策学.[M].何秉松主编;.群众出版社.2002,
[8]  
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M].曲新久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9]  
刑事政策学.[M].(日)大谷实著;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
[10]  
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M].(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MireilleDelmas-Marty)著;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