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插入突变体的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的分析

被引:4
作者
古柏燕
任红
张定凤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乙型,突变.插入,基因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研究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进程相关的两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插入变异体的免疫学性状,以阐明在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利用体外PCR诱变方法,构建重组HBsAg的插入突变体;借助EB病毒载体pCEP4和逆转录病毒载体PXT1将重组插入变异S基因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利用ELISA及Westernblot方法,探讨变异抗原与抗HBs的结合力。结果(1)构建了HBsAg的插入突变体(分别在HBsAg的第122位与123位氨基酸间插入Arg,Ala和第123位与124位氨基酸间插入Arg,Gly,Ala)的真核表达载体;(2)将其转染哺乳动物细胞,最终建立了能表达野生型和变异型HBsAg的HepG2细胞系;(3)这些细胞系能在体外稳定地连续传代培养;(4)野生型HBsAg可与抗HBs结合,变异型HBsAg不能与抗HBs结合。结论研究表明这两种插入变异体影响了HBsAg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失去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结合力,因而可能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而持续存在于体内形成慢性感染。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重组HBsAg免疫逃逸突变体的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 [J].
任红 ;
TimHarrison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6, (02) :130-132
[2]   一个表面抗原144位Asp→Ala的新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株 [J].
倪方锷,甘人宝,杜传书,李载平段恕诚,徐志一 .
病毒学报, 1994, (01)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