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测定针阔混交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

被引:21
作者
刘志理
金光泽
周明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关键词
集聚效应; 半球摄影法; 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 叶面积指数; 凋落物法; 针叶寿命; 木质比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光学仪器法能够快速、高效地测定森林生态系统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然而,评估该方法测定针阔混交林LAI季节动态准确性的研究较少。该研究基于凋落物法测定了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LAI的季节动态,其结果可代表真实的LAI。参考真实的LAI,对半球摄影法(digital hemispherical photography,DHP)和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定的有效叶面积指数(effective LAI,Le)进行了评估。首先对DHP测定LAI过程中采用的不合理曝光模式(自动曝光)进行了系统校正。同时,测定了光学仪器法估测LAI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木质比例(woody-to-total area ratio,α)、集聚指数(clumping index,E)和针簇比(needle-to-shoot area ratio,γE))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3种不同方法测定的LAI均表现为单峰型的季节变化,8月初达到峰值。从5月至11月,DHP测定的Le比真实的LAI低估50%–59%,平均低估55%;而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定的Le比真实的LAI低估19%–35%,平均低估27%。DHP测定的Le经过自动曝光,α、E和γE校正后,精度明显提高,但仍比真实的LAI低估6%–15%,平均低估9%;相对而言,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定的Le经过α、E和γE校正后,精度明显提高,各时期与真实的LAI的差异均小于9%。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木质部和集聚效应对光学仪器法的影响后,DHP和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均能相对准确地测定针阔混交林LAI的季节动态,其中,DHP的测定精度高于85%,而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的测定精度高于91%。
引用
收藏
页码:843 / 85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利用不同方法测定红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 [J].
王宝琦 ;
刘志理 ;
戚玉娇 ;
金光泽 .
生态学报, 2014, 34 (08) :1956-1964
[2]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及空间格局 [J].
刘志理 ;
戚玉娇 ;
金光泽 .
林业科学, 2013, 49 (08) :58-64
[3]   小兴安岭白桦次生林叶面积指数的估测 [J].
刘志理 ;
金光泽 .
生态学报, 2013, 33 (08) :2505-2513
[4]   3类典型温带山地森林的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多种监测方法比较 [J].
苏宏新 ;
白帆 ;
李广起 .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 (03) :231-242
[5]  
典型草原通量塔通量贡献区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的时空变异[J]. 王猛,李贵才,王军邦.应用生态学报. 2011(03)
[6]  
森林冠层地面叶面积指数光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J]. 邹杰,阎广建.应用生态学报. 2010(11)
[7]   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反演方法 [J].
赵传燕 ;
沈卫华 ;
彭焕华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9, (05) :860-869
[8]   不同空间尺度森林叶面积指数的估算方法 [J].
向洪波 ;
郭志华 ;
赵占轻 ;
王建力 .
林业科学, 2009, 45 (06) :139-144
[9]   鹤山丘陵3种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测定及其季节变化 [J].
曾小平 ;
赵平 ;
饶兴权 ;
蔡锡安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5) :33-38
[10]   南方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摄影测量 [J].
马泽清 ;
刘琪璟 ;
曾慧卿 ;
李轩然 ;
陈永瑞 ;
林耀明 ;
张时煌 ;
杨风亭 ;
汪宏清 .
生态学报, 2008, (05) :1971-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