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汇渔业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17
作者
邵桂兰 [1 ,2 ,3 ]
阮文婧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海洋经济研究所
[3] 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建设软科学研究基地
关键词
碳汇渔业; SWOT分析; 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4 [渔业、水产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危机,中国率先提出碳汇渔业概念并倡导大力发展。我国发展碳汇渔业一方面能发挥渔业基础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带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但另一方面存在管理方式和制度粗放,供应链环节薄弱的劣势和来自国际、市场环境的风险。通过对碳汇渔业发展的优势机遇和劣势风险分析,提出保持渔业资源、技术优势,同时建立渔业人才库的进取型战略;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同时完善渔业碳汇计量体系的抵御型战略;加强碳汇渔业主体海水养殖业供应链的管理信息化,同时提高渔民技能的调整型战略;引进海洋牧场等低碳渔业,同时加强网络信息决策服务的增强型战略。四大战略共举,为我国碳汇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碳汇渔业发展模式研究 [J].
孙吉亭 ;
赵玉杰 .
东岳论丛, 2011, 32 (08) :150-155
[2]   碳汇渔业与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渔业 [J].
唐启升 .
江西水产科技, 2011, (02) :5-7
[3]   CDM机制下的碳汇渔业发展思考 [J].
高学文 .
中国城市经济, 2011, (08) :41+43-41
[4]   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J].
杨子江 ;
曾省存 ;
赵景辉 ;
李娇 .
中国渔业经济, 2011, 29 (01) :18-28
[5]   海洋碳汇研究进展及南海碳汇渔业发展方向探讨 [J].
李纯厚 ;
齐占会 ;
黄洪辉 ;
刘永 ;
孔啸兰 ;
肖雅元 .
南方水产, 2010, 6 (06) :81-86
[6]   渔业的碳汇功能及发展渔业碳汇路径初探 [J].
佘远安 ;
孙昭宁 .
中国水产, 2010, (09) :23-24
[8]   中国浅海贝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 [J].
张继红 ;
方建光 ;
唐启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3) :359-365
[9]  
A semi-recirculating, integrated system for the culture of fish and seaweed[J] . Andreas Schuenhoff,Muki Shpigel,Ingrid Lupatsch,Arik Ashkenazi,Flower E Msuya,Amir Neori.Aquaculture . 2003 (1)
[10]  
Modelling eutrophication in mesotidal and macrotidal estuaries. The role of intertidal seaweeds[J] . A. Alvera-Azcárate,J.G. Ferreira,J.P. Nunes.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