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鲢鳙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的围隔试验和湖泊实践

被引:177
作者
刘建康
谢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微囊藻水华; 围隔试验; 湖泊渔业实践; 非经典的生物操纵途径; 食浮游生物的鱼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所形成的水华,国外经典的生物操纵论者提倡放养食鱼性鱼类以控制食浮游生物的鱼类,藉此壮大浮游动物种群,然后借助浮游动物遏制藻类。按照这条思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和鳙应该是清除的对象。本文作者认为我国湖泊中危害性最大的是微囊藻水华,而浮游动物根本不能摄食这种水华,不如直接利用鲢鳙进行控制,因而1989-1992年间在武汉的东湖进行了三次原位围隔试验,2000年再度重复了一次围隔试验,结果证明,迄今在东湖中已消失18年的微囊藻水华,重新出现在不养鱼的围隔里。在养入一定密度的鲢或/和鳙的围隔中,就没有水华出现。已经出现水华的围隔,放入适当密度的鲢或/和鳙后,在短期内水华又复消失;而放入草鱼的围隔,则水华始终持续,不受影响。说明鲢和鳙能有效地遏制微囊藻水华。鲢、鳙遏制水华的有效放养密度(亦即有效生物量)为46-50 g·m-3。东湖湖泊中鲢、鳙的生物量,直到1985年才达到这个水平,所以1985年湖里反常地没有出现水华。往后的年份,东湖的鱼产量越来越高,也就是湖里鲢、鳙的生物量越来越大,所以迄今没有微囊藻卷土重来的机会。东湖的水质和其他非生物条件仍适于蓝藻水华的发生与发展,如果东湖鲢、鳙的产量下降到阈值以下,亦即降到1985年以前1 000 t水平,那么微囊藻及其它蓝藻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 [J].
刘建康 ;
谢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3) :85-92
[2]   有毒铜绿微囊藻对鱼和溞的毒性 [J].
何家菀 ;
何振荣 ;
郭琼林 .
湖泊科学, 1997, (01) :49-56
[4]  
Control of eutrophication by silver carp (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 in the tropical Paranoá Reservoir (Brasília, Brazil): a mesocosm experiment[J] . Fernando Luís Monteiro Starling.Hydrobiologia . 19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