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制度变迁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基于贵州的实证分析

被引:13
作者
王志凌
谢宝剑
王杨
机构
[1]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制度变迁;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05.06.009
中图分类号
F127.8 [少数民族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3 ;
摘要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作为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本文在分析非正式制度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非正式制度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制约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受到强大的诸如平均主义、保守主义、机会主义和血缘主义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制约。最后指出,要充分发挥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的变迁的作用,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充分发挥利益诱导作用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开放水平等途径来促进非正式制度的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21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经济文化类型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J].
玉苏甫江 .
新疆社会科学, 2005, (02) :51-56+71
[2]   析民族传统价值观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 [J].
龙先琼 .
怀化学院学报, 2004, (04) :45-48
[3]   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中制度的功能 [J].
李岚 .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4, (02) :62-66
[4]   非正式制度安排:从新的视角看西部大开发 [J].
杨洁 .
贵州社会科学, 2001, (02) :14-17
[5]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阿兰·斯密德(AllanA.Schmid)著, 2004
[6]  
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安德鲁·肖特(AndrewSchotter)著, 2003
[7]  
民族调查通论[M]. 贵州民族出版社 , 刘锋著, 1996
[8]  
中国少数民族[M]. 人民出版社 ,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 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