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分布的影响研究

被引:4
作者
袁清水
张棋
机构
[1]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长沙市; 非点源污染; 土地利用; L-THIA;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17.013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长沙市为研究区域,利用1986和2000年2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图,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结合土壤普查图和降雨数据,利用L-THIA模型,估计2个时段研究区域长期平均非点源污染输出负荷,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6至2000年的15年期间,长沙市的林地和草地有向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业用地转化的趋势,其中农业用地由原来的23.12%增加到了34.81%左右,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分别由原来的1.25%,0.10%变成为2.94%,0.27%,这使得1986~2000年间非点源污染敏感区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程度在不断增加。为了控制非点源污染,根据非点源污染分布情况和土地利用方式,将长沙市分为东、中、西部3个防治区,分别采用不同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7372 / 73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L-THIA模型的密云水库地区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J].
沈涛 ;
刘良云 ;
马金峰 ;
李存军 ;
王纪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5) :62-68
[2]   茅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 [J].
许其功 ;
刘鸿亮 ;
沈珍瑶 ;
冒亚明 .
环境科学, 2006, (11) :2176-2181
[3]   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 [J].
张鑫 ;
史奕 ;
赵天宏 ;
王美玉 ;
张巍巍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20) :5303-5305
[4]   汉阳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 [J].
杨柳 ;
马克明 ;
郭青海 ;
赵景柱 ;
罗永峰 .
环境科学, 2006, (01) :31-36
[5]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长周期水文效应及管理策略——以太湖上游地区蠡河流域为例 [J].
李恒鹏 ;
杨桂山 ;
刘晓玫 ;
万荣荣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4) :450-455
[6]   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以滇池流域为例 [J].
邢可霞 ;
郭怀成 ;
孙延枫 ;
贺彬 ;
黄永泰 .
地理研究, 2005, (04) :549-558
[7]   AGNPS在我国东南亚热带地区的检验 [J].
曹文志 ;
洪华生 ;
张玉珍 ;
丁原红 ;
岳世平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4) :537-540
[8]   Forecasting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at a watershed scale [J].
Tang, Z ;
Engel, BA ;
Pijanowski, BC ;
Lim, K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5, 76 (01) :35-45
[9]  
Assessing Watershed-Scale, Long-Term Hydrologic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 Using a GIS-NPS Model[J] . Budhendra Bhaduri,Jon Harbor,Bernie Engel,Matt Grove.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