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百色盆地那读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被引:25
作者:
彭军
郑荣才
陈景山
蔡勋育
韦景春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学院
[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学院
[3] 滇黔桂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宁分院
来源:
关键词:
短期基准面旋回;
层序分析;
可容纳空间;
结构类型;
分布模式;
那读组;
百色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2.02.004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 ,运用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将百色盆地那读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 (A型 )、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 (B型 )、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 (C型 )等三种基本结构类型 ,再根据可容纳空间大小和上下两个半旋回的厚度进一步划分为七个亚类型 :即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 (A1型 ) ,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 (A2 型 ) ,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B1型 ) ,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 (B2 型 ) ,完全—近完全对称型 (C1型 ) ,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 (C2 型 ) ,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 (C3 型 )。文中详细讨论了每个基本类型和亚类型的沉积背景、叠加样式、岩性组成和沉积动力学过程 ,并指出有利储集砂体在每种类型中的发育部位。在此基础上 ,总结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式 ,指出从陆地向湖盆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类型具有从A1型→A2 型→C2 型→C1型→C3 型→B1型→B2 型的变化规律 ,并简述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研究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