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被引:21
作者
左力艳 [1 ,2 ]
侯增谦 [3 ]
宋玉财 [3 ]
孟祥金 [2 ]
杨竹森 [2 ]
机构
[1] 四通资源有限公司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斑岩型矿床;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斑岩型银铅锌矿床世界上并不多见,目前我国典型斑岩型银铅锌矿床仅冷水坑一处。笔者通过对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岩相学研究、激光拉曼探针(LRM)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测试,揭示了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矿机制。研究表明,冷水坑矿床成矿流体及主要成矿元素(硫)来自于斑岩系统,大气水在整个成矿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616 / 6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含矿岩系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 [J].
左力艳 ;
孟祥金 ;
杨竹森 .
矿床地质, 2008, (03) :367-382
[2]   贵溪冷水坑银矿田银元素富集规律研究 [J].
严学信 ;
赵志刚 ;
何细荣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7, (01) :46-53
[3]   Daughter minerals in fluid inclusions of garnet and diopside from Tongguanshan Copper Deposit by SEM/EDS and LRM [J].
Yuling Xie Jiuhua Xu Zengqian Hou Zhusen Yang Wenyi Xu Yifeng Meng and Baohua Wang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China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 Beijing China .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English Edition), 2004, (06) :481-485
[4]   斑岩Cu-Mo-Au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 [J].
侯增谦 .
地学前缘, 2004, (01) :131-144
[5]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黄卫 .
矿床地质, 2001, (04) :355-366
[6]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徐文炘 ;
肖孟华 ;
陈民扬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370-372
[7]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带有望成为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黄卫 ;
高永丰 .
中国地质, 2001, (10) :27-29+40
[8]   扫描电镜下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的鉴定 [J].
范宏瑞 ;
谢奕汉 ;
王英兰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S1) :112-118
[9]   江西冷水坑斑岩银矿床的蚀变碳酸盐矿物与银矿化关系 [J].
魏明秀 .
矿产与地质, 1997, (01) :40-46
[10]   胶东马家窑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J].
李兆龙 ;
张连营 ;
肖秀梅 ;
樊秉鸿 .
地质找矿论丛, 1990, (03) :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