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莨菪碱干预急性肺损伤家兔肺泡巨噬细胞中核因子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

被引:7
作者
简文 [1 ]
尹文 [2 ]
戚好文 [1 ]
苏明全 [3 ]
于会东 [4 ]
机构
[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
[2]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科
[3]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
[4]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
关键词
山莨菪碱;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巨噬细胞,肺泡; 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8 [呼吸衰竭];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家兔肺泡巨噬细胞中核因子κB活化和下游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完成。将健康成年家兔72只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n=24):①山莨菪碱组:于撞击台上行胸壁撞击(冲击速度5.7m/s,力75.8N/cm2,冲撞能量约204J)后,立即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50μg/kg,建立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立即予以山莨菪碱2mg/kg静注,随后以1mg/(kg·h)静脉维持。②急性肺损伤组:造模同山莨菪碱组,造模后以等量生理盐水静注和维持。③正常对照组:不做胸壁撞击,静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脂多糖,其余处理同急性肺损伤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模型建立后1,2,3,4h放血处死6只,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离肺泡巨噬细胞,分别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和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中核因子κB的活性变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水平,以相对吸光度表示。结果:67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核因子κB的活性:急性肺损伤组于模型建立后1~4h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2h达到高峰,其相对吸光度值,是同期正常对照组的8倍;山莨菪碱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急性肺损伤组(P<0.01),其中2h降幅最大,达30.19%。②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水平:急性肺损伤组在模型建立后1h其表达即开始上升,两三小时达到高峰,3h最高,其相对吸光度值,是同期正常对照组的5倍,4h其表达较前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山莨菪碱组各时间的表达显著低于急性肺损伤组(P<0.01,0.05),最大降幅出现在2h,达34.48%。结论:①机体遭受创伤及脂多糖刺激后,肺泡巨噬细胞被激活导致核因子κB的活化是肺泡巨噬细胞大量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等前炎细胞因子的关键环节。②山莨菪碱可能是通过抑制肺泡巨噬细胞核中核因子κB活性,在基因转录水平抑制其介导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的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等),阻断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的失控性释放来实现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山莨菪碱对创伤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干预研究 [J].
尹文 ;
虎晓岷 ;
黄杨 ;
袁静 ;
宋祖军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1) :30-33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中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 [J].
孙中吉 ;
卢青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 (03) :186-189
[3]   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损伤时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干预探讨 [J].
尹文 ;
虎晓岷 ;
梁继河 ;
张金山 ;
姚兵 ;
宋祖军 ;
蔡春 .
中国急救医学, 2001, (05) :4-5
[4]   山莨菪碱对创伤性肺损伤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J].
尹文 ;
梁继河 ;
虎晓岷 ;
张松涛 ;
蔡春 ;
张金山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0, (01)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