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企业创新效率差异及分解分析

被引:4
作者
魏国江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企业类型; 创新效率; 分解分析; DEA; 面板数据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企业创新效率测量有多种方法,但研发资金投入处理上都按永续盘存法处理,本研究认为研发资金不适合永续盘存处理。按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及市场创新构建三阶段共享投入模型,前两阶段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创新效率,然后与第三阶段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离差变换最小二乘法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发现外资企业、股份公司创新效率最高,国有、集体企业创新效率垫底。其中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及购买国内技术对技术创新贡献最高,引进国外技术及技术改造对技术创新存在负相关。而且专利对企业产品创新贡献较低,专利并没有发挥较大作用,说明专利商业化应用较少且专利质量不高,并没有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两阶段测度的中小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J].
胡树华 ;
张俊 ;
杨晓璇 ;
牟仁艳 ;
丁卓 .
经济体制改革, 2015, (06) :107-112
[2]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J].
余泳泽 ;
刘大勇 .
科研管理, 2014, 35 (05) :27-37
[3]   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J].
肖仁桥 ;
王宗军 ;
钱丽 .
中国科技论坛, 2014, (01) :76-82+107
[4]   跨国外包体系中的技术溢出与承接国技术创新 [J].
王俊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9) :108-125+206
[5]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研究 [J].
汪锦 ;
孙玉涛 ;
刘凤朝 .
中国软科学, 2012, (09) :146-153
[6]   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工业经济转型——对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DEA法衡量及转型特征分析 [J].
陈勇 ;
李小平 .
管理世界, 2007, (06) :56-63
[7]   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J].
彭靖里 ;
邓艺 ;
李建平 .
科技与经济, 2006, (04) :13-16
[8]   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管理世界, 2005, (04) :56-64
[9]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池仁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6) :105-108
[10]  
DEA方法与技术进步评估[J]. 魏权龄,D. B. Sun,肖志杰.系统工程学报. 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