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岩体渗透结构类型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飞 [1 ,2 ]
徐光黎 [1 ,2 ]
郭淋 [1 ,2 ]
朱可俊 [3 ]
机构
[1] 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3]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透特征; 渗透结构; 复合渗透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23.1 [岩石性质及其测定];
学科分类号
081503 ;
摘要
岩体的渗透结构控制着裂隙岩体的宏观渗透特征,而控制着岩体渗透结构类型的地质因素却是复杂多样。在实际工程岩体中,裂隙岩体的渗透结构通常是由基本渗透结构经过组合叠加而形成的复合渗透结构类型。本文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统计分析,总结了裂隙岩体中广泛存在的5种基本渗透结构类型及其4种组合形式的复合渗透结构类型及其渗流特征,分别归为Ⅰ-Ⅱ型、Ⅲ-Ⅳ型、Ⅰ-Ⅱ-Ⅲ型和Ⅰ-Ⅲ-Ⅳ型。并选择一工程实例,运用裂隙岩体复合渗透结构类型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南某水电站主厂房和开关站边坡岩体的复合渗透结构类型以Ⅲ-Ⅳ型和Ⅰ-Ⅲ-Ⅳ型为主,更符合实际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3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机制研究 [J].
孙玉杰 ;
邬爱清 ;
张宜虎 ;
张家发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9, 26 (10) :62-66+70
[2]   岩石单裂隙稳态渗流研究进展 [J].
熊祥斌 ;
张楚汉 ;
王恩志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9) :1839-1847
[3]   岩体渗透结构类型的划分及其渗透特性研究 [J].
李清波 ;
闫长斌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4) :503-507
[4]   考虑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对混凝土坝位移的影响研究 [J].
黄耀英 ;
沈振中 ;
田斌 ;
王润富 .
水力发电, 2009, 35 (08) :18-21
[5]   岩体裂隙网络非线性非立方渗流研究与应用 [J].
徐维生 ;
柴军瑞 ;
陈兴周 ;
孙旭曙 .
岩土力学, 2009, 30(S1) (S1) :53-57
[6]   裂隙含水介质渗流应力耦合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王凯 ;
杨立中 ;
贺玉龙 .
路基工程, 2009, (02) :17-18
[7]   隧道裂隙水渗流特性分析与工程应用 [J].
王昭椿 ;
高燕希 ;
李亮辉 .
中外公路, 2008, (04) :207-211
[8]   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J].
祝云华 ;
刘新荣 ;
梁宁慧 ;
刘占魁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02) :178-183
[9]   基于压水试验数据的砂泥岩裂隙岩体渗透结构分析 [J].
蒋小伟 ;
万力 ;
胡晓农 .
自然科学进展, 2008, (03) :355-360
[10]  
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J]. 方涛,徐文彬,胡海浪.灾害与防治工程.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