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光谱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15
作者
崔廷伟 [1 ]
张杰 [2 ]
马毅 [2 ]
孙凌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赤潮; 藻类; 红色中缢虫; 光谱; 特征; 荧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采用海面以上光谱测量方法(Above water method),利用美国FieldSpec(Dual VNIR光谱仪测量了丹麦细柱藻、中肋骨条藻、海洋褐胞藻等三种浮游植物赤潮以及红色中缢虫这一原生动物赤潮的离水辐射光谱数据。强调赤潮与正常海水的光谱差异在于687~728nm波段的特征反射峰,指出了浮游植物赤潮与原生动物赤潮间的显著光谱差异,并认为可据此进行某些赤潮种类的遥感识别。给出了浮游植物赤潮光谱反射峰、吸收峰成因;红色中缢虫这一原生动物引起的水色异常,与其体内的共生藻类及浮游植物色素碎屑有关;其摄食偏好、与藻类的共生特性研究以及藻类常温下的荧光发射特性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于红色中缢虫赤潮光谱成因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884 / 88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3种褐藻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分离及光谱特性 [J].
李爱芬 ;
陈敏 ;
周百成 .
海洋科学, 2000, (02) :47-51
[2]   天然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J].
朱延彬,吴燕燕,龚为穗,李韶山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5, (02) :5-8+12
[3]  
朱明远等主编.中国赤潮研究[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6
[4]  
Hoogenboom HJ,Dekker A G,Althuis I J A.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1998
[5]  
Gordon H R.Applied Optics,1979